初一那天看到摆在供桌上的那条*花鱼,脑海中忽然想起了四十几年前母亲做的那条*花鱼……
那条*花鱼的故事,我至今未忘,以至于近些年来也成为两个姐姐每次见到我时的谈资。
我六岁那年,父亲在昌北工作,父亲兄弟三个,分家时唯有的几间房子爷爷给了三叔,母亲带着我们姊妹六个借住在别人的房子里。那个年代,各家生活条件都不好,平时吃鱼吃肉那简直是奢望。只能是家里办公事及请匠人干家务管饭时,最后剩下的那点残汤余肴才能算是我的美味(其实那都是匠人们故意留下的)。因为我最小,哥哥姐姐也没跟我争的。一次父亲回来看家,买回来一条*花鱼,也就一斤沉的样子,见到那条*花鱼我就馋得要命,恨不得母亲即刻下锅,一饱口福。在母亲手里一阵忙活之后,*花鱼终于醮着鸡蛋面糊下锅了,吱吱的油煎声,满屋的鱼香。我靠在锅台,掂着脚尖,垂涎三尺。母亲笑着说我一副馋老猴子的样子。可说实话当时真的是馋啊,恨不得一口把鱼吞下去……
鱼煎好后,满以为母亲会放在屋地的桌子上作为午餐,因为已是中午的饭点了。可谁曾想到母亲把*花鱼放在盘里后,用包袱包了起来,顺手递到了我的手上,喊着我的小名,差我去送给米之外的奶奶家(奶奶跟三叔同住)。眼瞅着那条已把胃口吊的老高且香喷喷的*花鱼,我撅着嘴实在有些舍不得。母亲的口气似乎没有商量的余地,并明确交代不能在奶奶家吃鱼。我知道想跟奶奶一起吃点的小心思也只能“偃旗息鼓”了,因为这不是第一次母亲差我去干类似的事情了,每当父亲回来或是有好吃的东西,那绝对是要送给奶奶的。
按照母亲的嘱咐,我顺利把鱼送到了奶奶手里。回来后望着那口沾满鱼香的大锅和煎鱼的铲子,失望之余有了新的发现,煎鱼的铲子尖部还有点面糊糊。我毫不犹豫拿起了铲子,将那点面糊糊送到了嘴边……
过后,从姐姐嘴里知道,母亲看到我吃煎鱼剩下的那点面糊糊,偷偷留下了眼泪。
现在想来,母亲是何等的伟大,做儿媳妇时一直孝顺公婆的典范,从没跟奶奶红过一次脸。作为我们的母亲,最让我们钦佩和引以自豪的是她那拾金不昧高尚的品质。
四十年前的一天,母亲独自回娘家给姥爷上坟,由于当时的历史原因,是不允许上坟烧纸的,所以母亲只能偷偷在傍晚趁人少的时候徒步回5里之外的娘家,以尽孝心。母亲不敢走大路,只能走路边的毛沟,可就是在这毛沟里,母亲捡到了一大笔散落在毛沟里的钱……
忐忑之余,母亲没有回到娘家,第一时间交到了村大队并打电话叫回了在外地工作的父亲。父亲回来清点了这笔钱,足足几千块。而那时我父亲的工资不足30元。父亲非常肯定母亲的做法,跟大队干部一起将钱交到了当时的饮马公社革委会……
事后得知,此款是饮马信用社工作人员遗失的公款,而此人也正在进行审查,是母亲的拾金不昧,挽救了他。上级因此事表彰了母亲,一块题有“拾金不昧,高尚品质”的镜匾,并奖励人民币30元。这块镜匾一直被我们保留了下来。现在这块看似制作普通的镜匾,已成为我们的传家宝,一来纪念过世的母亲,二来作为家风传承,教育我们的后代,母亲是我们学习的榜样。
能有这样的母亲,真的感到自豪!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