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花鱼介绍

首页 » 常识 » 预防 » 因何此生无悔入浙江
TUhjnbcbe - 2021/1/1 4:45:00
治疗皮肤病医院哪家好         http://pf.39.net/bdfyc/140106/4322694.html
浙江,在大多人的印象里,一直都是“别人家的孩子”。特别是在年的开局,在全国上下齐心“战疫”的形势下,浙江无论是在自救还是在援助兄弟省市方面,更是以“高效”、“安心”的靠谱形象出圈,频上热搜。每每提及浙江,大多数人脑海里首先想到的,就是那赫赫有名的阿里帝国、圈粉老外无数的全球小商品“咽喉”、遍布四海的浙商、彪炳千古的人文渊薮、山河湖海皆备的财赋之地……在中国34个省级行*区中,你很难找到第二个地方,能有如此多的正面评价。这里似乎就是一个长在中国人梦里的地方。中国六大古镇,这里就独占其三。鲁迅笔下“人家尽枕河,楼台附舟楫”的水乡风情几乎随处可见。曾经的繁华集镇,留下了许许多多古色古香的记忆。绵长的海岸线上,汹涌的海浪分割出座岛屿(占全国岛屿总数的2/5),微醺的海风拂过礁石和沙滩,带来了丝丝缕缕的渔家烟火气,“海上丝绸之路”由此起碇。在大多人的刻板印象里,浙江作为“鱼米之乡”,应当天生肥田沃土,自古繁华富庶。然而,了解过浙江史,才知道:西湖,不是一天“挖”成的。所谓的人间天堂,其实也是先有人间,后有天堂,是靠着浙江人勤劳的双手和灵活的头脑,历经千年,一点点打磨出来的。

浙江的山

浙江地域面积仅10.55万平方千米,是除去宁夏、台湾、海南以外,中国面积最小的省区。而就在这片堪称“袖珍”的土地上,竟还有74.63%是山地丘陵(默默向隔壁70%面积都是平原的江苏,投去酸酸的羡慕)。

天姥(mǔ)山

一座天姥山,半部全唐诗。天姥山位于浙江省新昌县境内,得名于“王母”,是新昌一邑之主峰。由拨云尖、细尖、大尖等群山组成,是一片连绵起伏、气势磅礴的群峰。天姥山在现代名不见经传,但在古代知识分子心目中,天姥山却是一座备受敬仰的高峰。早在唐以前,天姥山就是中国文人向往的文化名山了。李白、杜甫、白居易等唐代著名诗人追慕前贤足迹,在寻访天姥山时留下千古绝唱。李白在诗《梦游天姥吟留别》中将天姥山的气势描绘地淋漓尽致。“天姥连天向天横,势拔五岳掩赤城,天台四万八千丈,对此欲倒东南倾。”天姥山成为了诗人追求精神自由的乐园。

雁荡山

雁荡山以山水奇秀闻名,素有“海上名山,寰中绝胜”之誉,史称“中国东南第一山”。雁荡山是因火山喷发而铸就的山水奇景,筑成了这处江南沿海的脊梁。其开山凿胜始于南北朝,兴于唐,盛于宋。历代文人墨客纷至沓来,谢灵运、沈括、徐霞客、张大千、郭沫若、陈志岁等都留下了诗篇和墨迹。

天台山

天台山坐落于台州市天台县境内,因“山有八重,四面如一,顶对三辰,当牛女之分,上应台宿,故名天台。”天台山以“佛宗道源,山水神秀”闻名于世,是中国佛教天台宗和道教南宗的发祥地,又是活佛济公的故里。天台山的深处发育出充沛的水系,九级飞瀑倾泻而下,瀑声如雷,实属国内罕见。天台山大瀑布位于天台山核心景区,紧邻琼台仙谷,是一个融峡谷景观、瀑布景观、悬空栈道、时尚体验等于一体的大型山岳景区。

浙江的江河湖海

在浙江,山是无可厚非的主角,水则是最佳的陪伴。群山深处发源的水系,躲过山林的阻隔,逐渐汇集成流,如同毛细血管般滋润着土地。作为中国水网最稠密之处,浙北平原上沼泽湿地遍布,却孕育出了不亚于*河流域的辉煌文明。

钱塘江

钱塘江是吴越文化的主要发源地之一,是浙江省最大的河流。在江南的温柔之下,其实藏着一幅铮铮铁骨。蜿蜒千米的钱塘江水,造就了天下奇观的钱塘江潮。钱塘江潮被誉为是“天下第一潮”,是世界一大自然奇观,诗云:“钱塘一望浪波连,顷刻狂澜横眼前;看似平常江水里,蕴藏能量可惊天。”

西湖

西湖是浙江的一张名片,半城烟雨半城湖,爱上杭州只需绕着西湖走一圈。一年四季,无论你何时来,都会领略到不同的风光。春天里的草长莺飞,夏日里的荷塘月色,秋夜中的三潭映月,冬日里的断桥残雪,还有那烟柳笼纱、细雨迷蒙的楼台。

西湖尤以十景最为出名,“西湖十景”是在南宋时期评选产生的,至今已经流传了千年。最常见的说法是苏堤春晓、曲苑风荷、平湖秋月、断桥残雪、柳浪闻莺、花港观鱼、雷锋夕照、双峰插云、南屏晚钟、三潭印月。

京杭大运河

京杭大运河始建于春秋时期,是世界上里程最长、工程最大的古代运河,也是最古老的运河之一。京杭大运河全长千米,南起余杭,北至涿郡,是中国仅次于长江的第二条“*金水道”。

京杭大运河对中国南北地区之间的经济、文化发展和交流,特别是对沿线工农业经济的发展和城镇的兴起起到了推动作用。

南麂岛

浙江是中国海岛最多、海岸线最长的省,在沿海地区,海景是天成的,生态是天然的,生活却是烟火气十足。

南麂岛是被《中国国家地理》杂志评选的中国最美十大海岛之一。因一句高度评价:“去不了圣托里尼,就去南麂岛吧”,让南麂岛由此成为了中国版的“圣托里尼”。

南麂岛号称“贝藻王国”、“蓝色牧场”,位于浙江省的东南部海面,岛上有连绵的草原,突兀的滨海悬崖,绵延的贝壳沙海滩。你可以夜爬三清山,在人气最旺的大沙岙沙滩嬉水,在三盘尾看日出躺草地,或者在沙滩边的草地上露营。

被历史偏爱的浙江

年前,一批先民来到浙江北部,后世的我们称其为“河姆渡先民”。他们在探索中学会了以榫卯接合梁柱,而水稻的发现及人工栽培,则让河姆渡人从渔猎中,看到了农耕的曙光。

年前的良渚居民除了生存需要,有了全新的追求:他们修筑城墙,兴修水利,他们穿麻织衣,脚蹬木屐,配戴玉饰,使用高级的漆器,他们还爱吃河鲜猪肉……

吴越楚三国的争锋曾在这里拉开帷幕,一段可歌可泣的百年长卷从此铭刻史书。浙江是越国故地,古越先民在这里创造了独特的越文化,留下了卧薪尝胆、西施浣纱等众多耳熟能详的历史典故。

浙江不过弹丸之地,且远离*治中心,但千百年来偏偏总能得风气之先。从隋唐到宋元再到明清,这里的一草一木,一沟一壑,都印刻着吴越风情、魏晋风流和唐宋风华。“士比鲫鱼多”这一句看似玩笑的类比,其实是浙江遍地读书人的真实写照。

自东汉至现代,浙江籍文学家载入史册者已逾千人,约占中国的1/6,科学界到处是浙江人的身影,两院院士中,浙江籍人士占了近1/5,其中宁波的两院院士是全国最多的。

浙江人的舌尖密码

浙江人爱拼搏,也懂享受,从对精致饮食的追求上可窥见一斑。浙菜发展到现代,日臻完善,精品迭出,有“有佳肴美点三千种”之盛誉。

浙菜是中国的传统八大菜系之一,菜式小巧玲珑,菜品鲜美滑嫩,其特点是清、香、脆、嫩、爽、鲜,在中国众多的地方风味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浙菜又主分为四个流派:杭帮菜、宁波菜、绍兴菜、温州菜,各自带有浓厚的地方特色。

龙井虾仁

杭帮菜是浙江饮食文化的重要流派,其口味以咸为主,略有甜头。杭帮菜的一个象征性特点就是清淡,这个特点恰恰顺应了菜肴要向“清淡”化发展的趋势。另外,杭帮菜清淡平和,“抢味”的元素不多,这一特点使它容易吸收南北各地菜肴的精华,所以杭帮菜更像是“万能菜”,容易博得南北食客的喜爱。

西湖醋鱼

笋干老鸭煲

杭州菜分为“湖上”、“城厢”两个流派。前者用料以鱼虾和禽类为主,擅长生炒、清炖、嫩熘等技法,讲究清、鲜、脆、嫩的口味,注重保留原汁原味。后者用料以肉类居多,杭帮菜烹调方法以蒸、烩、氽、烧为主,讲究轻油、轻浆、清淡鲜嫩的口味,注重鲜咸合一。特色菜品有西湖醋鱼、东坡肉、龙井虾仁、笋干老鸭煲、八宝豆腐等。

锅烧河鳗

宁波菜简称“甬菜”,采用原料以海鲜居多,鲜咸合一,它是浙菜系列中最具特色的一个地方菜。基于“鱼米之乡”、“文化之邦”,既受赐于大自然得天独厚的地理条件,更得力于历代厨师矢志不渝的烹饪实践,渐成风格,自成一家。

红膏炝蟹

雪菜大汤*鱼

宁波有着漫长的海岸线,濒临舟山渔场,海产资源十分丰富,因此宁波菜中尤为擅长烹制海鲜,鲜咸合一,以蒸、烤、炖等技法为主,讲究鲜嫩软滑、原汁原味,色泽较浓。特色菜品有冰糖甲鱼、锅烧河鳗、腐皮包*鱼、红膏炝蟹、雪菜大汤*鱼等。

绍三鲜

绍兴菜博大精深、底蕴深厚,从历史沿革上看,绍兴菜是浙菜的摇篮和发源地。绍兴的美食带着江南水乡的风味,绍兴菜以鱼虾河鲜和鸡鸭家禽为作料,讲究香酥绵糯、原汤原汁、轻油忌辣、汁味浓重。吃的时候配上绍兴*酒,令人回味无穷。

梅干菜焖肉其烹调常用鲜料配腌腊食品同蒸或炖,且多用绍酒烹制,故香味浓烈。其中最为有名的菜品当属绍三鲜、梅干菜焖肉、油炸臭豆腐、绍兴醉鸡、绍兴卤鸭等。

温州糯米饭

温州菜又称“瓯菜”,瓯菜是在长期的温州民间食俗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温州的鱼类食俗,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瓯菜的特色就是以海鲜为主,轻油轻芡,重刀工;口味清鲜,淡而不薄;烹调讲究,细巧稚致。

温州鱼丸

以温州风味为代表的温州菜,在菜肴上种类繁多,但大多采用近海鲜鱼与江河小水产类,活杀活烧,其传统烹调方法擅长于鲜炒、清汤、凉拌、卤味。其特色菜是三丝敲鱼、三片敲虾、温州鱼丸、温州糯米饭等。

《浙里乡》语:

每个地方都有自己的底色。浙江,有着沿海的区位优势,有江河湖海的山水风光,有人杰地灵的悠久历史,有独具特色的美味佳肴。海风轻拂的渔家风光、青砖黛瓦的水乡韵味、郁郁葱葱的山林景致、田园牧歌的江南秘境,构成了浙江独有的风貌与格局。在这片土地上,分布着众多历史文化遗存,聚集了众多大自然的神奇造化。年的河姆渡文化、年的良渚文化,使浙江成为了中华文明的发源地之一。在奋进的征程中,浙江人民始终能劈波斩浪、永立潮头。浙江底色,亦是浙江底气。

鸣谢

诗画浙江文旅资讯

本文部分图片来自

浙江省各地文旅部门

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浙江省文化和旅游厅出品

监审:禾毓

主编:禾馨设计:禾惠

编辑:安禾(部分资料信息和图片来自网络)END转发给你心中所念之人,一起感知这份乡情。在浙里读懂毓秀之乡

1
查看完整版本: 因何此生无悔入浙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