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肉鲜嫩味美、营养丰富
是生活中常见的食物
有研究表明
鱼肉可以降低死亡风险
但你知道吗?
鱼肉并不是吃得越多越好!
怎么吃鱼更健康?
小布带你来一探究竟↓
每周吃克鱼,死亡风险降低15%
一项发表在《欧洲临床营养学杂志》上的研究发现,每周食用鱼类4份-6份(每份50g,每周约克左右),可以降低死亡风险,包括全因死亡风险以及心血管疾病和缺血性心脏病等特异性死亡风险。
相比于每周食用鱼类0份-3份的受试者,每周食用鱼类4份-6份,与多种心血管疾病和全因死亡风险降低相关,可使全因死亡风险降低15%、心血管疾病死亡风险降低23%、缺血性心脏病死亡风险降低20%、中风死亡风险降低25%、缺血性中风死亡风险降低25%,以及出血性中风死亡风险降低39%。
每周食用鱼类7份-10份,则分别与全因、心血管疾病、缺血性心脏病、中风、缺血性中风和出血性中风死亡风险降低8%、13%、22%、7%、10%和34%相关。
而每周食用鱼类≥11份,则并未与死亡风险降低存在显著关联。所以,鱼肉并不是吃得越多越好。
鱼类容易受生活水域的影响,可通过生物链的生物积累和生物放大作用将重金属积聚在体内,如果重金属汞汇集到鱼生活的水域,水中的细菌会把汞转化为剧毒形式——甲基汞。
即使轻度污染的鱼,若摄入频次和摄入量过高,体内也会发生蓄积,对健康不利。所以,吃鱼要适量。
研究人员分析称,多吃鱼之所以能降低心血管疾病发病和死亡风险以及全因死亡风险,是因为鱼类中含有多种心血管保护性营养,包括多不饱和脂肪酸(ω-3脂肪酸、α-亚麻酸)、维生素D和硒等。
鱼类还是优质蛋白质的主要来源,每g含蛋白质20克左右,富含人体必需氨基酸,生物利用率高。鱼类所含脂肪不同于肉类,脂肪酸组成主要为不饱和脂肪酸,尤其是深海鱼富含DHA和EPA,利于降低血胆固醇和防止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
这4类鱼最好别吃
1、未煮熟的鱼
吃了未经煮熟的鱼,可能会导致寄生虫感染。烹调鱼时,请确保鱼肉完全煮熟,此外,不要把未煮熟的鱼和其它食物的盘子放在一起,避免交叉污染。
2、过度油炸的鱼
油炸过的鱼虽然味道更诱人,但营养物质会有大量流失。首先,高温煎炸后会使鱼肉的脂肪氧化,产生自由基、苯并芘等有害物质。其次,鱼类蛋白质、维生素、矿物质等在高温下会被破坏,严重影响营养物质的吸收。
3、腌制的咸鱼
在腌制过程中,亚硝酸盐能与腌制品中蛋白质分解产物胺类反应形成亚硝胺,而亚硝胺是一种强致癌物。人体长期摄入亚硝酸盐,会使血管扩张,产生氧化血红蛋白血液病,增加致癌风险。
4、含汞量高的鱼
一般来讲,大型且寿命比较长的鱼类,含汞量更高,如长寿鱼、旗鱼、大眼金枪鱼、马林鱼、大鲭鱼、马头鱼。
推荐多吃这5类鱼
1、带鱼
富含多不饱和脂肪酸以及镁、硒元素等矿物质,对心血管系统等有保护作用。沿海城市能吃到新鲜带鱼,一些人烹饪前不去鳞,但内陆城市一般只能吃到冷冻带鱼,鱼鳞比较腥,烹饪前要处理干净。带鱼肉肥刺少、适合孩子和老人食用。
2、黄花鱼
富含蛋白质、不饱和脂肪酸、维生素B2、尼克酸、维生素E及多种矿物元素,尤其是硒。硒是人体必需微量元素,是种抗氧化营养素,在保护心血管和维护心肌健康方面有突出贡献,每克大黄花鱼和小黄花鱼的硒含量分别为42.6毫克和55.2毫克,是硒元素比较好的食物来源。
中医认为,黄花鱼有健脾升胃、安神止痢、益气填精等功效。对老年人和体弱者来说,日常饮食中经常适量吃点黄花鱼,对健康十分有益。
3、鲈鱼
富含蛋白质、A族维生素、B族维生素、钙、镁、锌、硒等营养元素,DHA含量也比较高。鲈鱼还可治胎动不安、产后少乳等症,准妈妈和哺乳期女性可以吃点鲈鱼,既滋补身体,又不必担心营养过剩而产生的肥胖问题。
4、银鱼
银鱼虽小,但营养丰富,是一种高蛋白低脂肪食物,而且其中钙含量较高,钾、镁、硒等微量营养素含量也比较丰富。
中医上认为,银鱼有很好的食疗功效,补脾胃、宜肺利水,适合脾胃虚弱的人吃。但需要注意的是,买的时候要挑乳白有光泽的,过于透明的最好别买,有后期加工的嫌疑。
5、鲫鱼
富含优质蛋白质,且容易吸收,同时富含脂肪、盐酸、钙等成分。中医认为,鲫鱼味甘、性平,具有健脾开胃、益气通乳、利水除湿的功效。
鱼肉怎么吃才最好?
1、烤鱼是最差的烹饪方法
很多商家为了缩短烹调时间,会先将鱼进行油炸,客人点菜后将调味汁倒在鱼肉上,上桌后继续加热。消费者从口感上品尝不出来,但经过油炸后,鱼肉的营养却发生了很大变化,不但使脂肪含量显著增加,还破坏掉了鱼肉中的必需脂肪酸、维生素等营养物质。
更可怕的是,鱼肉中富含的蛋白质在℃以上的高温环境下会产生致癌物杂环胺,实验表明,煎炸、烧烤产生的杂环胺明显高于炖、煮、焖等方式。而一些人特别喜欢吃烤鱼外层略有焦糊的地方,而这里正是含致癌物的地方,一定要去除。
2、清蒸是鱼肉最好的做法
清蒸的烹饪方式可以最大程度地保留鱼肉的营养。
编辑:朱轶锴
*转载请注明来自浦东发布官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