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鱼,俗称“*花鱼”“*瓜鱼”
肉细嫩,味鲜美
曾是我国海洋四大主捕鱼类之一
7月15日,在宁德三都澳大*鱼深水塑胶渔排养殖区,福建三都澳食品有限公司董事长尤维德展示成年大*鱼。新华社记者姜克红摄
上世纪70年代
大*鱼因过度捕捞而枯竭
幸亏科研人员锲而不舍
人工育苗成功,进而大规模养殖
“熊猫鱼”变成了“致富鱼”
如今全国80%以上的养殖大*鱼
出自闽东宁德沿海
“呱呱叫”的鱼
大*鱼为我国特有海水鱼
洄游性鱼类,喜欢近海浅滩河口
水深湾阔的宁德三都澳是其产卵地之一
7月15日,在福建省宁德市三都澳大*鱼深水塑胶渔排养殖区,工作人员在喂食大*鱼。(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姜克红摄
大*鱼属“石首鱼科”
顾名思义,它的脑袋里有俩耳石
把耳石当玩具
是东南沿海人民的儿时记忆
大*鱼“会说话”
产卵和被捕时它会“呱呱”地叫
7月15日,在福建省宁德市三都澳大*鱼深水塑胶渔排养殖区,大*鱼浮上水面进食(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姜克红摄
大*鱼分泌金*色素
夜里通体金*,但白天在紫外线下会褪去
捕捞大*鱼,要趁晚上
端午,准女婿拜访未来岳丈
都要提两尾大*鱼,这一习俗闽东保留至今
“会生金”的鱼
上世纪70年代的滥捕,令大*鱼资源枯竭
亲历这一切的刘家富
决心用人工繁殖技术保住大*鱼
他以破船为屋,土坑为苗池
毛竹当水管,木塞做阀门
年,终于突破大*鱼人工育苗养殖技术
7月15日,在福建省宁德市三都澳大*鱼深水塑胶渔排养殖区,福建三都澳食品有限公司工作人员捞起大*鱼查看长势。新华社记者姜克红摄
此后,大*鱼海上养殖兴起
一度濒危的大*鱼重获生机
成千上万的渔民因此摆脱贫困走向小康
7月15日,渔船驶过福建省宁德市三都澳大*鱼深水塑胶渔排养殖区(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姜克红摄
大*鱼是我国养殖规模最大的海水鱼
年,宁德大*鱼产量达16.4万吨
占全国大*鱼产量的80%以上
大*鱼产业带动30万人就业
“更健美”的鱼
大*鱼重回中国人的餐桌
还成为我国主要出口鱼类之一
消费者不仅要“有的吃”,还想“吃得好”
宁德正不断寻求产业升级
7月15日,在福建省宁德市三都澳大*鱼深水塑胶渔排养殖区,大*鱼浮上水面进食。新华社记者姜克红摄
传统泡沫小网箱升级为深水抗浪大网箱
养殖空间由湾内向湾外浅滩扩展
以模拟野生大*鱼的生长环境
7月15日,在福建省宁德市三都澳大*鱼深水塑胶渔排养殖区,工作人员在查看大*鱼。新华社记者姜克红摄
有了更大活动空间
一天到晚游泳的大*鱼
体型变得修长,也更健康美味
随着海洋环境持续改善和养殖技术不断进步
大*鱼产业,有更光明的未来
新华社“走向我们的小康生活”报道组
记者:张逸之、姜克红、陈旺、章博宁、王志艳、吴剑锋
监制:葛素表顾钱江
策划:郑良何莉吴剑锋
编辑:姜子炜
出品:新华社新媒体中心新华社福建分社